随着疫情的深入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迎来巨大压力,一方面医疗系统运转、物流供应链亟待扩能,另一方面线上教育与远程办公则成为刚需,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危机之下孕育着新的生机。为应对疫情之下的新形势,源码资本投后服务团队策划了「码脑」“守望相助战新冠”系列课程。2月3日至16日,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大咖就员工休假复工、创业公司融资、远程协同办公、财务现金管控、政策解析借力、销售团队管理以及等主题进行线上分享,希望从各个侧面为码荟成员提供智力支持,解惑释压,共同面对挑战。
- 目前一行两会对于企业融资有哪些针对性的政策出台?
- 政策支持之下,企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途径?
- 正常情况下,企业常用的融资路径有哪些?
- 疫情下,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有哪些针对性的建议?
除了股权融资方式,疫情之下创业企业还应多寻求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寻求融资,以抵御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冲击。为此,本次课程特邀嘉宾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从目前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入手,解析了疫情之下的各项企业融资政策支持。从疫情下的特殊融资方式、常规融资方式以及其他融资方式三个角度提供了一揽子的融资路径参考。从实操层面,赵行长还提出了四点融资操作过程中的建议,让企业明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眼中的“好孩子”画像。
分享嘉宾
赵卫星
四川新网银行行长、执行董事
以下为本次课程分享实录:
一行两会多措并举,为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支持
这次疫情对企业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在持续的关注,金融机构也在关注。整个疫情出来以后,一行两会都公布了很多举措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具体政策如下:
2月1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支持防范新疫情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面可以看到四点情况:
第一,加大融资支持、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抵御疫情影响。如受疫情影响到期还款出现困难,可予以展期或续贷。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银行都开始下调对公司、企业的贷款利率,最高调整达到15%以上,平均在10%左右。同时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三到五年,甚至五年以上的贷款)方式拉长整个还款周期来支持相关企业抗击疫情。企业融资受到影响的,再贷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相应的金融机构申请展期或续贷。在疫情时期,企业的征信不会有影响。
第二,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 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各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如果有哪家金融机构提出停止贷款或者压缩贷款金额,再或者抽贷的话,都可以向监管部门(央行或者银保监会)提出要继续支持,各家金融机构必定会按照文件通知的要求来执行。
第三,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放款等金融服务的效率。
通常一笔公司的贷款,要1到3个月的审核周期。但是这次疫情下,监管部门要求简化业务流程,不同贷款品种简化之后效率非常快,尤其是信用类的贷款,有一些业务可以做到以“天”为单位。
第四,对市场融资有困难的防疫单位和企业的资金需求,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去调整信贷安排,合理满足疫情防控的需求。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说国家开发银行对农业、小微企业长期有开发政策性的支持。目前据我所知,像国开行已经调整将90%的信贷用于满足疫情的企业融资。
2月14日,银保监会的普惠部李均峰主任也介绍了银保监会对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的政策安排,也谈到四点:
第一,贷款分类上,因疫情出现贷款逾期的,在一定延缓期期内还款不计入不良贷款,不影响小微企业的信用记录。现在一般性的银行都会调整1到3个月,整个期限内不影响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记录。也会随着疫情和大家复工的情况,去看1-3个月内是否逐渐根据疫情的情况进一步扩大延缓期限。
第二,允许银行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这意味着原先可能企业内的不良率是2%,有可能在疫情期间里面会升到3%到5%,意味着银行更大胆的进行信贷投放。
第三,进一步落实尽职免责的要求,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不能还款的,视为不可抗力。这意味着银行不会去追究经办人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银行的基层管理人员敢于放贷。
第四,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不良贷款形成损失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地简化内部认定手续,加大自主核销力度。这几点全部都是在解放银行的监管指标和尽责免责条款,用于鼓励银行向疫情影响的企业进行信贷融资。
2月1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围绕着增量、扩面、降价、提质的总体要求,确保小微企业的整体信贷增长不受疫情的冲击。提出五条政策:
第一,加大对受困小微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小微企业的整体信贷增长不受疫情冲击。到现在为止,1月份、2月份央行对每家金融机构都会有一个月度的信贷额度管控。目前整个央行的信贷额度管控都是宽松的,不做逐月的信贷管控,希望银行能够加大信贷投放。
第二,力争今年的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成本在2019年的基础上持续下降。
央行和银保监会作为一个强制性要求,要求每家机构每个季度的贷款融资成本须在上一个季度的基础上持续下降。
第三,聚焦小微企业应对疫情的融资变化,合理地优化简化业务流程。
第四,更精准的做好续贷融资。
第五,结合疫情的需要,进一步落实风险管理和尽职免责的相关制度,提高基层行敢贷愿贷的积极性。同时,适度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
政策支持之下,企业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途径?
一、疫情期间特殊融资路径
我们看到一季度人民银行已经公布了将向主要的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重点省(市、区)提供总计3000亿的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所谓专项再贷款是指人民银行向银行提供贷款资金来解决银行向企业资金投放的要求。再贷款定价非常便宜,基本上都在2%-3.5%左右。我测算了一下,企业的平均负债成本可以降低1%。专项再贷款的资金是用于重点企业去防控疫情需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什么叫重点企业呢?主要是指保障疫情所需要的医疗设备、民生保障性企业。
这两天问了一下几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他们整个再贷款投放是紧锣密鼓地在开展。比如,四川成都有一些种养殖户已经拿到了四大行或者是股份制银行(浦发、民生、招商)的再贷款资金,没有拿到的也处于审核过程中。再贷款资金到位速度远远超乎于我们想象,估计全国将近有近千亿再贷款进入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投放了,三千亿不是一个虚的数字。
二、企业常用融资路径
归纳起来总共有三种路径:信用类融资、保证类融资、抵质押类融资。
所谓信用类融资是指以借款人信用发放,不需要任何的担保措施。但是由于银行讲究的是风险定价,高风险高定价,低风险低定价。信用类的贷款因没有抵押或质押担保的手续,相应的贷款利率会稍高;优势是该方式不需要担保,办理手续相对简便。
抵押类贷款是指企业或者是个人以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一般来说房产、土地、生产设备、原材料等物品抵押比较容易获批。
保证类融资类似于向担保公司担保或者是由其他的企业做担保的方式。
下面逐一解释这三种融资方式如何取得?
信用类融资方式。以新网银行创客贷为例,采用纯线上无抵押纯信用的方式。主要是扶持民营经济里最核心的草根创客,现在的客户有培训机构、水电煤的服务机构,有夫妻老婆店、餐饮店,有批发零售的店。因为这些机构没有抵质押物,一般都是租赁的经营地点,甚至是在线的方式,无法满足银行融资的相关条件;同时,大量用于资金周转,如发放工资、采购原材料、采购货物等,它的贷款特点时间短、金额小、频率快、用款非常急。国内开展这一类的业务都是用数字化在线技术实现,通过企业日常经营(工商注册登记的信息,企业税收信息,企业供销进货以及在电商平台的销售信息)过程中留下的数据进行风险评测。
这种方式下会产生一些特点,比如说因为作业成本低,所以大量应用随借随还。想借的时候就可以在申请的入口借,想还的时候、资金周转回来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还,不受一些贷款固定期限的影响。同时,放款金额相对较小,像创客贷大概在5000到100万左右。今天市场上在线方式的信用贷款,基本都在这个金额区间。大致的利率定价各家银行不等,在9%到12%之间。
触达的方式:各种在线入口都会有,比如说当地政府的网站上,税务网站上,工商注册的网站上,都会有接入的入口。还可以主动搜索银行的APP、银行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在银行所提供的在线入口里进入。
抵押类融资方式。以民生银行为例。民生银行以贸易型、服务型的行业为主,制造业为辅,重点支持一些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聚焦消费升级成长型的龙头行业;同时密切关注高端消费市场下滑和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受电商冲击的行业;高度关注“去产能”政策行业,特别是五小行业,(小化工、小水电、小五金、小纺织、小农机)以及供需弹性较大、周期性波动较强的行业。以上行业很难获得银行的直接投放,但供应链融资除外(以上行业不在银行的视野范围内,但有可能在供应链的范围内)。
在这些行业项下,每家银行会去制定退出类和限制类的行业,并对每个行业制定行业政策:对限制类的行业,在办理抵押业务时反而不受行业的制约,这是很特殊的一点,也就意味着抵押业务会随行业制约减缓;
抵押物的要求里,比如各家银行设计普通住宅抵押率一般在60%-80%不等,民生银行不接受第二顺位抵押,意思是企业的房产已经被一家银行抵押了,但是抵押率只有60%,还有40%是空余,有一些银行是接受第二顺位抵押的,再去抵押剩余的价值,再去打一些折扣。在标准抵押业务中,包括住宅为抵押物,或者商业用房为抵押物,根据抵押物不同的属性,在满足抵押率项下设定贷款金额。比如普通住宅还是高档住宅,繁华街区的底商还是商住两用,还是写字楼,各家银行都根据抵押物的属性设定不同的抵押率。
同时,民生银行推出了“云抵押”——在线抵押贷款的方式,来满足多场景、多经营场景向下办理抵押物,最高的贷款金额额度可以达到1500万,最长的贷款期限可以达到十年。“云抵押”是民生银行的创新点和核心业务;民生还推出了“云快贷”的产品,是以借款人本人及其配偶100%拥有的普通住宅作抵押的综合授信业务。在互联网渠道可以直接申请,由系统审批,人工进行办理抵押手续,最高额度为600万。
另外还有土地、工厂、设备等也可以来做抵押物,但是不同的抵押物由于变现时间、处置金额和时差,愿意接受的大小,每一种不同的抵押物背后的抵押折扣率设定的不同。其实各家银行都会有类似的产品,额度也基本类似。
供应链融资方式。以小米金融+招商银行为例。供应链融资是银行解决核心企业上游采购或者是下游销售供应链中的企业流动性资金需求的一种方式。小米供应链金融大致流程如下:小米集团供应链金融推荐优质的企业给招商银行;招商银行审核日常小米、小米生态链的企业的交易,以及交易总额和日均的授信金额进行审批,并向小米生态链的企业投放资金;小米生态链的企业来支付货款或者是销售链进行销售,同时向小米去发送定制的货物或者销售链完成销售;小米再回款给招商银行。
在供应链中会出现非常多的金融产品组合,去满足采购或者是销售的需求延缓整个的货款支付,或者是提起货款到帐的需求。在这个业务流程中,核心企业会与银行设计融资方案;同时核心企业向银行提供供应链的授信;签订框架协议;推荐上下游的链条中的融资企业;定向向银行去反馈企业的订单信息和数据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在小米的生态链中,企业授信的期限跟金额会根据上一周期的付款金额和付款周期设定,从而来匹配整个的资金和用款周期。所以,供应链的业务跟企业的资金周转相对的吻合程度会比较高。
一般来说,每家银行都会设定一个准入的门槛。以招商银行为例,其贷款额度以年采购量为基数,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的采购量50%,每次贷款的提用不超过6个月;总的贷款定价一般在5到7个点之间,如果有增信措施,企业加了抵质押担保业务,整个贷款定价还可下浮1到2个点;授信的条件是没有其他的业务余额,且合作金融机构不超过两家等。
在整个供应链融资里面,其实贷款是一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比如说开信用支付类的产品、开银行的承兑汇票等等。开银行的承兑汇票相当于企业支付的资金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先行支付,货物到货的时候,或者是销售完成时再进行延期付款,这也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
三、其他融资路径
债券融资。债券融资又分为:企业债、公司债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工具(超短融、短融、中票等)。
疫情期间有一些特殊的发债政策,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也提到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发行公司债特事特办,对于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和资产涉及疫情防控用途,以及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企业,支持发债。同时可视具体情况给予评级费用减免或者是延持收取评级费用。
资产证券化。普通企业贷款通过特殊载体(SPV)来实现资产证券化的融资,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方式。
典型的交易结构如下图所示,有计划管理人实现资产专项计划、也有监管银行和托管银行实现整个的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这种结构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分级,比如说优先持有机构,自己来发行。
资产证券化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信托型资产支持票据。在企业资产证券化项下,审批方式由交易所出具基金业协会的备案和无异议函,由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作为承销商为企业发行;可以把融资租赁、应收帐款、小贷、收益权等财产权利,商业物业等不动产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发行。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的融资方式。包括融资租赁(生产设备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先行租赁、分期偿还);保理融资;股票质押、员工持股、定向增发等等。
对小微企业的四条融资建议
银行眼中的“好孩子”是什么样的?其实银行关心的更多不是抵押物,银行永远看重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所谓的第一还款来源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常经营状况,尤其是正常的经营收入和经营流水,根据企业的能力以及还款的意愿来确定额度、定价等。这里面包含自身经营好、企业主素质好、合作意愿好、社会口碑好、风险缓释好,有很强的销售链、采购链等等,这个是银行眼中特别容易接受的企业形象。
银行眼中特别不接受的形象来自于六点:企业主对经营项目没有明确的规划,对银行的投资额度也没有任何的概念;企业主及企业征信查询记录过多,有逾期记录;企业主投资了偏金融类的企业,有一些非经营的偏好;行业投资回报率下滑,企业主盲目投资不熟悉项目;企业借款的用途无法落实,借款大量运用于固定资产建设。这是银行眼中的高风险客户的特征。
四条建议:
第一,认准一家,朋友交到底。企业要敢于进银行的门,要与银行加强沟通,并且保持长期密切的业务关系。选择一家主办银行,想在哪家银行贷款就要尽量在那家银行集中结算,便于信用积累;多多尝试银行的创新业务。
第二,诚信经营。诚信经营是稳定合作的基础。企业一定要重视诚信的市场价值。
第三,稳抓稳打,步步为营。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关键指标,企业要主营业务突出,有清晰地发展思路,融资额度要适度,财务管理上要有意识的进行规范。切忌参与民间高利贷。
第四,把握各种工具,灵活的应用。因为每个创始人手上有自己所持有的工具,到底用什么样的工具或金融产品进行组合不断把融资成本降低,扩大融资期限,同时跟自己的经营相吻合,这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之外,其实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很大,特别是高科技、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各地政府都有一定的财补贴。如果企业能拿到政府相关专项补贴资金,获取银行融资更加容易;自身经营相关数据的积累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触达金融产品。
Q&A
提问1:作为创业企业之前没有贷款记录的话,一般从什么银行什么类型的产品入手比较好?
赵卫星:创业类型企业没有任何的贷款记录时,最容易得到的是抵押或者是担保类的贷款,手里有一些土地、厂房,或者是生产设备进行抵押,或者是能找到担保企业或者是担保公司进行首次融资,这种最理想。第二种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在线方式,跟在线银行打交道。比如说互联网类的银行新网、微众、网商都有在线企业类的贷款,它评估的是经营类的数据,而不去追求抵质押物,两种方式都可以选择。
首次融资完成以后,相应的央行征信里面就有企业的征信记录了。在第二次和以后的融资里面,就相对比较简单了。各家商业银行都能够看到企业正常贷到的款项和还款周期,银行对企业的再贷款就比较放心了。
提问2:今年整体的资金链跟去年相比怎么样呢?
赵卫星:资金链肯定是收窄的资金链,但是有几个大事可以分享一下。因为前期监管部门也提出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进入到证券市场,通过证券市场的方式推动国家经济到实体企业,今年应该是整个证券市场比较红火的一年。另外,确实今年是保险业比较发展的一年。这轮疫情以后,各个企业和个人对保障类的需求会提高。
不言而喻,在企业投放信贷的金融机构里面,涉及到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整个资金链会相应的紧张一点。因为整个的经济波动周期项下,流动性资金属于比往年减少的范畴。在整个银行贷款里面,我判断比往年少。今年还好监管部门提早进行了政策性安排,鼓励银行向企业贷款。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银行不会在资金链偏紧的情况下收贷。
提问3:赵行长说认准一家朋友交到底,这样会不会有集中度的风险。从企业角度来讲,应该维持什么样的融资渠道比较安全合理有效呢?
赵卫星:我说的是刚创业初期的企业方式,因为创业初期的企业很少有能够提供给银行的经营流水、报表等。银行更看重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通过与企业不断的打交道去判断其经营是否是可信的方向。企业长期地跟银行打交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得到相应的融资或者是各种金融工具的支撑。对于一个过了创业期且发展很好的企业,就可以运用多种金融机构和多种工具组合的方式进行融资。
提问4:以四川为例,直接参与防疫的企业要如何申请央行发放给银行的专项贷款,申请途径是什么呢?
赵卫星:像四川养殖业的几个企业,比如说新希望集团、通威等,都是直接向当地信贷行比如说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成都农商行、成都银行进行资金申请的,这些申请由各家银行并报给当地的央行,比如说四川成都的人民银行银管部,由银管部批准以后进行投放。申请的时候要写明是受疫情影响或者是保障疫情项下的,比如民生、设备、物流等关联关系,由这些信贷所属行向当地的农行来报,通过这种路径完成的。
提问5:刚才赵行长提到金融机构开始用在线方式服务企业,预计在今后一年小微企业会接触到什么样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如何更好的拥抱这样的产品?
赵卫星:我们很明显看到几个金融创新,第一,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的进程,这个技术在整个的供应链上逐步应用了,比如区块链技术。以小米金融为例,在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项下,已经推出了类似于像米信,类似于区块链向下的信用支付类产品。这种应用已经接入传统金融机构,米信已经接入工行、建行、农行等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基本80%也接入了,现在正在接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这种金融科技和在线的技术会让企业的融资在自己的生产链或者是销售链里面直接进行。在2020年,应用类似于像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技术将会快速发展,因为数字货币已经开始部分场景和部分地区的试点了。
第二,数字风险技术。这个对企业来说感受没有那么强,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显,企业不需要再准备大量的材料去帮助银行进行授信。2020年度,大家能够感受到银行更多应用大数据的对接,如工商税务对接;以及跟园区和所属地的一些政策补贴;销售链、生产链长期经营、采购的数据对接,形成整个数据化的风控,提高审批率。越来越数字化以后,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标准化程度会提高,这样的变化会推动资产证券化、资产化的加速流转,从而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定价就会进一步的降低。
提问6:除了专项再贷款之外,从赵行长的经验来看,未来还会有金融政策支持疫情吗?
赵卫星:应该会有,监管部门出的政策更偏向于给银行提供保障。刚才提到的资产证券化、尽职免责也好,放款不良率容忍程度也好,监管层面更多向银行来放宽。银行收到这些政策以后才会传导给企业,不要太担心资金面的问题,因为央行在流动性方面不断的释放水源,减轻了流动性压力,整体成本也会降低。监管部门对不良率考核的放宽会让金融机构敢于向企业大量投放贷款、不停贷、不断贷。预计再出台的政策可能更偏向于监管部门向金融机构释放的政策,因为中间还是由金融机构跟企业打交道,监管部门只要向金融机构放宽政策就可以了。
提问7:本次餐饮业受疫情影响非常大,类似的中小型企业应该选择怎样的融资渠道,进行较大资金缺口的过渡?
赵卫星:不言而喻这一轮疫情对餐营业的影响较大,餐饮业贷款有两个变化:申请在线化贷款的已经降了将近70%;不良率也上升地比较快。如果说融资工具,刚才已经阐述的比较全面了,手上持有不动产、房产、生产设备、在租赁期的租赁权,或者是企业主累积的个人信用记录,都可以直接申请贷款,这个没有太大的问题。还可以跟银行谈一下,有没有类似的股权或者是其他可变现的不动产,这是能够快速融到资且是最可行的方式。再剩下就是经营的在线平台,比如美团、饿了吗等,这些平台里面有很多长期服务的金融机构,其对这些企业和行业的经营特征非常熟悉,识读性强,可以选择在平台上进行融资。疫情一过相应其他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使用就开始活跃了,这一点不用担心。
提问8:作为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怎样更好的让银行认识和理解自己的业务呢?
赵卫星:长期以来银行不太理解轻资产的企业,很难对这类企业进行放。因为金融机构很难识读轻资产企业运作的模式,一开始是以企业主个人信用进行投放,这种投放最大的问题是整个的额度偏小、定价偏高。
第二种方式,来自于在线数据化;从去年开始大量的银行接入政府类的经营数据,轻资产公司里面政府类的数据提供的比较完整,税收、司法、企业员工的工商社保等,这一系列的数据能够让银行觉得这个企业是一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在政府公开的平台上可以接触到这些金融机构,来进行直接融资。
第三种方式,看轻资产的企业是不是在数据化链条上。我们所熟知的像电子商务平台,它承担的是销售链一环,这一环中积累的数据将会是接下来这一批金融机构融资核心的重点。我觉得三种方式都可以完成跟金融机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