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张一鸣 :外部视角与反“向上管理”——如何避免企业的负规模效应|码荟年会2018

4月20日,“开源迭代·解码未来”源码资本2018年码荟年会在北京召开,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先生分享了题为《外部视角与反“向上管理”——如何避免企业的负规模效应》的演讲。

张一鸣认为,公司变大之后,容易出现负规模效应,产生信息失焦、“向上管理”、ego变大等问题。负规模效应的直接表现是内部信息失效,外界可能比CEO和管理层更了解这家公司。要破解企业的负规模效应,需要注重外部视角、企业内部的文化和工具,以及缩小CEO和管理层的ego。

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 张一鸣

以下为张一鸣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每年都会参加源码资本的年会,主要是从自己过去一年的学习成长中,提炼出一些内容,跟大家分享。大家的行业不太一样,产品或者业务方面的分享参考性不大,所以还是想说说更有共性的管理和人才方面的思考。去年,我讲了如何应对公司变大之后的管理挑战,分享了我们公司的一个实践,“Context,not Control”。今年,我想讲一讲企业的负规模效应。

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最开始是因为去年有一天,我跟曹毅聊到,企业有很多规模效应:企业越大,能力越强。那反过来想想,企业是不是也有负规模效应?其实有的。而且企业越大,负规模效应也可能越大。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负规模效应,比如有的企业,环境容量就是它的负规模效应。也有些负规模效应是相通的,比如企业最根本的负规模效应,就是企业这个组织本身。曹毅刚刚说,源码从之前11个人到现在50个人,组织规模变大,可能也要开始研究企业的负规模效应了。

就这个话题,想跟大家讨论几个问题:

什么是企业的负规模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作为CEO和管理层应该如何逃脱组织的重力,突破信息包围,保持获得真实重要信息的能力?

一个公司应该如何避免陷入变大后的负规模效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组织的有效性被忽视(迷失的CEO和管理层)

企业的负规模效应,最直接的后果,是组织的有效性削弱,表现出来,就是公司内部信息失效。

搞清楚这个之前,我先解释下什么是组织的有效性。德鲁克有一个说法是:组织的一切成果(有效性)发生在组织之外。组织的存在, 是为了产生外部的结果,不是为了内部聚在一起开party。然而组织变大之后,组织的有效性经常被人忽略。大家不再聚焦于外部成果,穷于应付各种内部的事情。

CEO的角色更容易如此。我是从自己的工作状态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的。不知道在座的CEO和管理者有没有遇到下面的状况:

第一个,你的工作被内部驱动。在创业之初,你想做一个事,你就把它做出来,这是很明确的。但公司大了之后,作为CEO和管理层,你的日历是由下属决定的,经常穷于应付各种内部日常工作。有时候,一天结束了,我也会感觉到,诶,今天好像没做什么。可能只是回了一些消息,或者见了很多人,实际上没有完成什么事。

第二个,你的时间被别人占用。创业初期,时间完全都是自己安排的,但是公司大了之后,花在管理上的时间会增多,自己的时间,变成了别人的时间。下属可以随时随地来找你,打乱原有的工作思路,自己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往需让位于“他人的事情”。现在有即时通讯工具就更方便了,随时随地发消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统计过,自己每天接收到多少条信息。如果每个消息你看一下,思索一下,再回复一下,一天下来花费的时间大概有多少。公司越大,越来越多人包围着你,这种时间消耗越大。

第三个,你被动地进行信息输入。以前,你可能是自己去调研市场,了解用户。公司大了之后,你更多的是看报表,听汇报,看PPT,跟公司内的人沟通,以间接的方式,获取外界的信息。这种情况下获取的信息,跟外界的真实情况,可能差别很大,因为不是感性或者第一手的认知。而且,这些认知是非常零碎的,没有人替你做相对系统地输入。

这种情况下,CEO和管理层也加重了公司的重力,反过来影响了组织的有效性。

外界可能比你更了解你的公司

当公司规模变得非常大,可能会出现一个糟糕的结果:信息反馈失效,外界比你更了解你的公司。

我举一个例子。几年前,我因为招聘,经常见到某个公司的员工,包括中层。我发现这个公司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后来都被一一验证。但是我一直有个好奇,为什么他们自己不知道?按道理,身处公司,肯定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可以查阅各种数据库,很方便地跟人沟通。而我只是从外部了解到的。但是,好像该公司的管理层,比我更不了解他们公司的情况。

从那时候起,我就在想一个问题:自己的公司,会不会也出现这种情况?后来我发现确实也存在,在有的方面,公司外部,比如同行、对手、新的创业公司,比我更了解情况。而且,据我观察,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再讲个例子,投资人每次投资的时候都会做DD(尽职调查),DD完之后,他们一般都会把成果跟我分享一下。我一看,投资人花一个月了解到的信息,在一些方面,也比我更了解公司。当时,我也觉得很没有道理。投资人能拿到的信息,多数是我提供的,其他的是通过外界访谈得来的。为什么他们会比我更了解这个公司呢?

在公司早期,公司里的每项工作,CEO和管理层基本上都知道的。但是公司成长后,业务越来越复杂,需要的角色越来越多,你就不可能了解每个岗位的情况。我一度想尝试,把每种工作都做一遍,这样就知道他们的全部技能了。但是坚持不下来,我还没学会前面的,就有更多的同事加入了,我不可能尝试完。如果这个路径不可行的话,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总结了一个框架,分析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出现类似的问题。结论是:因为业务变复杂,导致组织变大,出现三个问题,分别是:信息失焦,“向上管理”,ego变大。

信息失焦

前面说了,企业的有效性在组织之外,但公司的成员身处公司内部,要达到组织的有效性,就需要做一个事情,即把外部的目标,分解到内部的每个岗位去。因为公司内部的人,视野常常局限于他的职位和角色,能看到的只是他的同伴以及上下级的工作,所以反馈给你的只是这些工作,并不是工作所实现的外部的有效性,这两者之间的落差,会导致信息的失焦。越是公司内部的人,越容易不能客观地看待工作的外部成果。

当然,分解的过程并不容易。对于有些岗位来说,外部的目标是容易分解的,目标成果是相对直接的,比如销售,你基本上不用评估,看他的销售业绩就行了。产品岗位,可能需要看产品的留存和DAU等。但评估技术岗位的工作成果,达成了什么样的外部有效性,就困难一些。再到财务、内审等岗位,就更困难了。

向上管理manage up

第二点,是我重点要讲的,“向上管理(manage up)”。

这个词,一般在管理上,是一个正面的词,“manage up”。它的原意,是说一个人在公司内部,如何找到合适的定位,如何找到上级的需求,如何更好地工作,获得上级的肯定。但是我们公司内部是把这个词加一个引号,放在文化价值观里,当一个做负面的词来理解的。为什么呢?

首先,我跟大家分享下,“manage up”的动机。我们刚才说,公司变大之后,产生信息失焦,很多工作不能直接用外部成果来衡量。那怎么评估工作成果呢?主要靠上级的评价,尤其是上级的短期评价。我发现一个现象:公司内部的人,越跟外界接触少的人,获取上级好印象的动力就越足。下级很容易围绕上级的需求来工作,而不是围绕业务目标来工作,为什么呢?和外界接触多的岗位,比如销售,工作的有效性非常清楚,就是销售业绩。但长期在公司内部的岗位,绩效考核跟外部成果不直接相关,往往是临近考评的时候,上级根据印象给下级打个分,那么下级有很大的动力,短期内在上级那里留一个好印象。实际上,几乎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动机做向上管理,来影响这个短期印象。

管理者尤其CEO,被组织和信息包围,再加上下级“manage up”的动机,就更加难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了。所以作为CEO和管理层,要对“manage up”建立天然的免疫。

跟大家分享下,我印象中的“manage up”的现象,大家也可以回想下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比方说汇报PPT总是有很多页,每一页列上很多表格和数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无法做外部衡量的时候,这个PPT决定了工作印象。PPT上会出现非常多的废话,没有任何逻辑,用大量的信息把你搞晕之后,你就会觉得这个工作做好了。如果你多次跟踪这个PPT,还可能发现PPT里的数字口径也是在偷偷变化的。比如今天讲DAU,明天讲MAU,后天讲收入。就算用类似口径的话,也一会儿以天计,一会儿以周计。总之,选取展示效果最好的角度,而且让你没法长期追踪。我不仅仅在一个人的PPT上看到这样的情况,基于汇报的PPT,很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然,投资人们也要注意,创业者给你介绍进展的时候,可能也会如此。

除了PPT页数很多呢,还有报喜不报忧。我不知道大家在管理上有没有这个感受,“我们做得还挺不错”,每个部门都这么说,结果你就发现业务却不增长,或者增长不够快。完全没有道理啊,为什么每个部门都说好的,但是总体结果并不好?这中间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manage up”,还有一个典型体现,那就是不必要的一对一沟通。我个人有这种感受,大家可能未必同意。什么是“不必要”?比如很多事情或者工作,给我发一段文字消息,一百个字就能说清楚,就不需要单独找我当面说。另外,我很希望他在群里说,因为群里有所有相关的人,在群里说了之后,我就不用再转告通知别人了。但是,我经常会被要求一对一当面沟通。

为什么会喜欢一对一当面沟通?我发现有两点原因,第一个,一对一能够构造信息不对称,达到更好的“manage up”,因为第三方能跳出来指出问题。但在群里面说,人一多,就很容易收到不同的意见。其实大部分事情,只要不是什么特别保密的,都不需要一对一沟通。第二个,当面或者电话沟通,对方可以观察你的反馈调整沟通姿态,比如刚说了一些,发现你很不高兴,就往回收一点,当面沟通可以随时控制说到什么程度。

其实还有非常多manage up的例子。我之前听说过一个做法,看一下老板都在看哪些微信公众号,或者关注了哪些头条号,然后公关稿就找这些号发,这样老板就看到了。

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我觉得作为CEO和管理者,如果处在“manage up”的氛围里,要面对这么多优化后的信息,实在是非常困扰。如果你接收的信息,是针对你优化过了的,我们内部管这叫SEO过的信息,你还要再找其他途径去核实,整体是非常低效的。

ego变大

信息失焦和manage up很容易导致第三个问题:CEO和管理层的ego变大。

CEO是一个组织的最上层的节点,他跟其他岗位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没有上级。虽然有董事会,但我相信大家的董事会也不经常开。没有上级,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很难得到统一反馈。如果长期信息失焦,又被“manage up”,CEO很容易陷入ego越来越大的境地。你常常会跟你的下属说,这个工作你怎么还没做完?这次工作怎么做成这样?我们不是说好什么标准了吗?但作为CEO,无论你做的怎么样,都没有人这么跟你说。尤其是公司业务越来越好的时候,你的问题更不会暴露。但你的下属,哪怕他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你都还会提醒他一下,不要骄傲。比如抖音一段时间增长得好,我就在想,是不是要提醒一下,专门看一下有没有自大的情况。

当然,不仅是CEO,管理层也会容易出现ego变大的情况。前面说了,作为CEO或者管理层,获得真实有效反馈的渠道容易失效——但凡你说的话有点道理,就会有人给你点赞,但凡你的决策有点逻辑,就会有人认同。渐渐的,你就会听不进不同意见,忽视外部优秀实践,面对负面反馈,甚至容易烦躁。

Ego变大还有一些具体的表现,比如说用人有惯性,偏好自己熟悉的人,不愿意广泛了解人才,也不能够客观评价和对比公司内外的优秀人才。但实际上,就像推荐引擎一样,需要有开放的召回才能找出最优秀的创作者,小圈子和固定视角一定不能找到最优的选择。

总结而言,公司内部信息失效,下级对上级的优化,CEO和管理层自我感觉良好,构成了企业的负规模效应,这是大公司相对于小公司的不利因素。有一种常见的说法,“公司变大了,都这样”,我觉得这就是不作为的态度。说这句话意味着,你没有想要克服组织的重力。

以上这几个问题,我们把它们总结一下,其实就是“自嗨”。

“自嗨”导致公司出现问题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诺基亚当时的CEO显得很不屑,他说,“苹果不会对诺基亚造成任何影响,因为诺基亚专注做手机很多年了,同时又有满足任何价位和需求的产品线,而苹果仅仅只有一款产品。”据说,他从没用过iPhone。2007年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诺基亚雄踞第一位,但三年之后就扛不住了。

我相信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嗨”,怎么破解这个问题。我也思考了三点,跟前面的问题一一对应。

外部视角

第一点是用外部视角来解决内部信息失效的问题。

什么叫外部视角?我把外部视角,理解为把主体当做客体。对于个人来说,把自己当做他人,对组织来说,把自己公司当做其他公司。比方说,忘记自己是这个公司的CEO或者管理层,回到用户的状态,去体验产品,这种情况下,你其实是能得到最一手的感受。

第二种途径是用户反馈。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亚马逊的贝索斯很重视用户的电子邮件反馈,他们的企业文化中有“customer obsession”,即顾客至上。 这本质上也是外部视角。用户反馈,现在的公司基本都做,一般是整理完,做成一个用户反馈的报告,但是我觉得这不够。为什么?因为这种报告往往是问题的总结,它是很抽象的。

我之前看过一本书,说如果你要真正得到用户反馈的话,要是直接的,最好是当面的,视频也可以。比方说,我们有的产品功能不好用的时候,公司内部就会说,哎,是不太好,有机会改一下吧。但当我们把一个用户试了几次都没搞成生气骂人的视频,给大家播放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马上要改正,因为这是非常形象的反馈。

其他的外部视角,包括同行、媒体、竞争对手等等。竞争对手是一个非常好的外部反馈渠道,只有你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断地来攻击你,不断地找你漏洞,不断地暴露你的问题,这让你有了不断的、强大动力的外部视角。外部同行的进攻和内部“manage up”是很好的对冲。

我之前看华为的书,任正非说,他们希望保留竞争对手,不要让竞争对手过得太糟糕。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如果没有竞争对手,一般来说,公司的傲慢和问题,会越来越多,保留有效的竞争对手,对组织健康有益。

离职员工也是很好的外部视角。因为员工在公司内部的时候,他是要“manage up”,一旦他离职的时候,就不用了,而且离职员工往往吐槽多。如果能直接跨过公司内部,得到外部视角信息输入的话,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过程。

企业文化&工具

第二点是用企业文化和工具来减少“manage up”。

刚刚说的是,直接跟外部接触,是解决信息失效的一个方式。就内部而言,如果能够更有效地传递信息,那么也能够把外部信息更好地反馈回来。所以,我们把“敢于当面表达真实的想法,敢于承认错误,不装不爱面子”,作为公司企业文化的要求,在我们内部明确要反“向上管理”,暴露问题,实事求是。如果能实现这样的企业文化,外部信息就能够更直达涌入内部,而不会被屏蔽。

内部工具也是一个途径。比如,我前面说“manage up”中有一个体现是:汇报PPT中的数据经常悄悄地变换口径,从更好的角度来体现工作业绩。针对这类问题,我们的一个做法是做好BI(商业智能 / Business Intelligence)系统,把所有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装到产品一线去,不经中间部门,没有人可以修改,CEO可以直接看到结果。一般来说,人为的下级给上级摘选数据,那个数据往往不太可靠。这听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其实非常普遍。使用BI系统,让信息直接打穿,没有中间的人为环节,是一个解决办法,当然这只能适用于少数内部数据,其他很多内部的经营活动,没法结构化或者没法直接打穿。

除了BI,还有内部的交流沟通工具,也很重要。好的内部沟通工具,可以让组织内的任何人,在组织内部,以适当的形式,把外部的信息反馈进来。比如说我们有内部的字节圈,公司同事可以直接反馈和吐槽,让CEO、业务负责人和相关方看到。加大内部的信息流动,加大内部的透明度,也减少信息被扭曲,减少“manage up”的可能。以上是我们在企业文化和工具层面上的一些解决办法。

缩小ego

第三点,关于CEO和管理层的,缩小ego。关于这个话题,我听到最好的说法是之前王兴讲的,要把三观缩小到原子那么小。原子小而坚硬,当你的ego缩小到原子那么小的时候,首先不会挡住你视线,其次还不容易被击穿。反过来,如果你ego很大,很膨胀,遮住了你的视线,你先看见ego,很多事实就看不见了。可能对手发篇文章骂你一下,你就受不了。

缩小ego,是CEO和管理层全面接受信息的基础,不然很容易将负面的反馈排除在外。特别是在公司变大、业务变好的情况下,组织有很强的平台效应,团队和CEO都会容易把组织的杠杆作用放大,把外因当作内因,影响到自己的ego。

总结破解企业负规模效应的方法:注重外部视角,是最外一层,企业内部的文化和工具,是第二层,最靠里的一层,是CEO和管理层自己的ego,这也是最核心的一层,经常会导致一些关键问题发生。

当然,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把公司做那么大。但我相信,源码资本投大家,都是希望大家成为独角兽或者超级独角兽,这个办法好像行不太通。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