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装供应链看产业互联网的机会 | 源码内参

作者:佘炀杰 张星辰

编者按

中国服装产业在过去30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库存积压-存货出清-重新增长的几个周期,现今,产业各环节迎来新的机会与挑战。源码资本经过分析研判独家呈现第「17」期源码内参。

观点

  • 服装行业存在三大痛点:
    1. 用户追求穿着个性化与供应链端规模化生产、反应慢、制造成本高的矛盾
    2. 用户追求高性价比的服装与服装品牌加价率高的矛盾
    3.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与库存问题严重的矛盾
  • 源码相信服装供应链存在两个趋势:
    1. 服装供应链从长生产周期的订货会模式向快反模式转变势在必行
    2. 现阶段国内服装品牌加价率过高,供应链存在改革空间

 

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消费市场,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服装零售内销市场有1.5万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从供给端来看,中国每年生产近800亿米面料,近300亿件服装,出口近2000亿美金的服装。

中国服装产业在过去30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库存积压-存货出清-重新增长的几个周期,也经历了外贸和内需交替驱动的两个阶段,发展愈加成熟。

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总结为下图:

然而,中国服装行业非常分散且缺少巨头,除了安踏和申洲国际以外还没有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也很少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经过我们的研究,服装行业整体供应链条的信息化和数据智能化水平很低,这既是挑战、也是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机会。

首先,在分析服装行业时我们注意到了以下特点:

 

一、服装的产业链条和流程

服装的设计、生产和流转过程有许多细碎的分解动作,属于人力密集型产业。服装产业链条比较简单,但很长且参与方非常多,玩家非常分散,SKU/SPU的数量多,且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和IT信息化投入都非常有限,导致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水平都较低。

产能端过去5年受到去库存、人力成本增加和贸易战的影响,并没有很好的增长。所以,效率提升将是未来竞争的核心。在流通端,因为本身的线下属性和数据的稀疏,也仍处于非常低效的状态。

 

二、服装行业的痛点

a. 用户追求穿着个性化与供应链端规模化生产、反应慢、制造成本高的矛盾,以往从品牌端自上而下的推式供应链已无法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变为以消费者为驱动的拉式供应链。

b. 用户追求高性价比的服装与服装品牌加价率高的矛盾

不同品牌的服装加价率如下图:

c.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与库存问题严重的矛盾

库存是服装行业的老大难,从2012年起,各个服装品牌的库存积压严重,存货周转率直线下滑,存货/总营收的比例维持在25%-30%的高水平。

 

三、服装产业各环节的现状和机会

a. 面辅料市场

由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趋势越发明显,催生服装快反供应链的需求,而在这其中,面辅料的不确定性是制约服装快反的一大因素,生产商不得不从多渠道采购,这使得面辅料交易呈现更碎片化的趋势。面辅料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高,且层层加价。生产环节分散、周期长,与服装厂难以形成高效协同。

从现状可以发现,面辅料行业的B2B平台的机会明显,而且有机会从流通流域切入生产环节。百布已经成为了此领域的领先者。

b. 服装批发市场

服装批发市场交易链条长,各个环节层层加价,但二批的价值(核心是选品、现货、账期)很难被替代。行业周转速度快,单个二批平均每2周更换100%库存。近年来线下批发市场在萎缩,线上渗透率逐步提升。

受物理条件限制,小B(线下服装门店/网店)的线下采购可选择的SKU有限:大部分小B每月至少去一次批发市场,凌晨4点开门,逛到中午12点,现场非常混乱,没有足够的时间走完服装城;而近年随着城市治理的整顿,线下批发市场逐渐迁往市郊,加上小B在微信上采购行为增强,批发商面临客流不足的问题。

我们认为,服装B2B平台在控制好履约交付的情况下可以给服装零售商创造出更好的采购体验,将在未来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c. 服装厂

服装厂当前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产能的好坏主要依赖各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且数据散落在线下的各个工单里,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工作环境和人员素质不适合操作复杂系统。

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是服装厂面临的主要挑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面辅料(已在前文提到),还需要更多的系统和数据的支撑,包括如下:

通过提高面辅料的确定性,并利用软硬件实现工厂的信息化和数据化,将从产能端提升生产效率,增加供应链柔性。我们认为,有机会出现一个柔性的服装供应链平台,通过连接并分发信息化改造后的工厂,实现高效的服装生产和交付。

 

四、 案例研究:Zara的秘密

  • ZARA 塑造了“快时尚”的神话,1 分钟制造1万8千件衣服,2-3周完成“设计—打板—制作成衣—店铺上架”,配套90个足球场大的专业物流中心,可以在24至72小时内,将新货从产地送配送至全世界。
  • 我们认为,高效的供应链使得 ZARA 拥有7-12天的超短前导时间,实现“多品类、小批量、快翻单”。

Zara在以下方面的创新使其获得了巨大的优势:

  • 组织设计:400多人的设计团队,由设计、市场、采购人员组成,在本部完成打版,3-5 天可以设计出一款服装,由原有的17季上新升级为52季上新。
  • 采购生产:50%的商品自产,原料来自于所属集团INDITEX的厂家。自己裁剪原材料后,无技术含量的缝制工作交给周边代工厂。同时,将本部方圆 200 公里地下挖空,为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线搭建地下传送网。以每月1次的频率给贸易商发送品牌趋势手册,贸易商根据手册开发样衣,ZARA进行修改,贸易商重做样衣寄出。
  • 物流配送:通过物流中心的运输卡车向欧洲各地运输产品,此外还有两个空运基地。欧洲的门店可以在24小时之内收到货物,美国的门店需要48小时,日本在48小时-72小时之间,三天内全球到货。
  • 销售反馈:各门店每天定时将销售信息发回总部,同时每周2次向总部发补货订单。总部根据销量及库存等多方数据做出补货决定。ZARA在当季销售前只生产下个季度出货量的15%左右,如果产品畅销,且总部有现存的面料,则追加生产、快速补货,如果没有面料则会停产。一般补货比率为 20-30%,畅销品最多只补货两次。
  • 信息系统:IT信息系统将从设计到销售的四个环节融为一体,标准化录入时尚信息,对产品信息和库存信息进行管理,生产过程遵循标准化,同时对分销过程中的物流配送进行跟踪管理。

从Zara的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个将供应链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服装企业可以创造出多大的产品竞争力和优势,以及从终端门店到供应链源头的IT系统打通和数据互联,能极大的提升品牌服务消费者的能力。这值得中国的所有服装企业学习。

 

五、服装的“产业互联网”机会在哪里?

我们可以确认的趋势是:

a. 服装供应链从长生产周期的订货会模式向快反模式转变势在必行;

b. 现阶段国内服装品牌加价率过高,供应链存在改革空间。

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方法:

a. 提高物料的确定性,并降低其中的生产和流通成本:主料、辅料和服装现货的B2B交易平台(如百布),离交易近,价值创造大;

b. 更为高效的生产模式:生产端的单点效率提升,如智能缝纫机、智能验布机等;

c. 通过软硬件提升产业链单点/点与点之间的信息交互效率和生产效率,有成为平台的机会。

我们认为服装供应链的机会才刚刚开始,也观察到在传统服装企业自我变革的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业者也涌入了这条赛道。希望能够持续与行业专家和创业者交流,共同创造持久真实价值!

 

源码资本宣布完成5.7亿美元新基金募集

 

4月8日消息,源码资本宣布完成5.7亿美元的新一期基金募集,覆盖早中期新经济投资。截至目前,源码资本管理资金规模达到15亿美金,35亿人民币 。过去五年,源码资本累积管理六支基金(三支美元基金和三支人民币基金),均创造同年份最高水平IRR和DPI,十多家源码成员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乃至超级独角兽企业。

成立于2014年春,五年来源码资本持续致力于发现并助力信息革命浪潮中领袖企业。此次基金募集完成之后,源码资本将继续重点投资于“互联网+”、“智能+”、“全球+”领域的早期和成长期创业项目,致力于与坚韧敢为的创业者一道,依托科技和资本的力量推动商业变革,创造持久真实价值。

全球顶尖专业出资人持续加码

源码资本新一期基金在募集过程中,获得了来自全球顶尖的主权财富基金、大学捐赠基金、慈善基金、养老基金、母基金、家族基金、领袖企业等顶级机构和产业资本的青睐,认购实现大幅超募,但源码资本选择坚持原则和纪律,以投资策略导向设定基金规模,保持预先计划规模。

创始合伙人曹毅表示,“我们非常感谢这些全球顶级机构出资人对源码团队、历史业绩、投资策略、行业位置及网络资源的坚定认可,高效严谨地完成投资决策。新的基金让我们有机会更持久更有力地支持新经济企业发展的更多阶段,共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成长机会。助力他们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领先者,同时为出资人长期贡献超额回报。”

随着募资完成,“码荟”获得进一步壮大,尤其是引入了更多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域的产业资本。“码荟”是源码资本建立的独具特色的行业超级连接器,由30多家全球新经济领袖企业(家)出资人和近150家源码成员企业组成的互助联盟。

深度研究驱动“三横九纵”下新经济投资

自2014年以来,源码资本创立“三横九纵”的投资地图,并在此投资地图中,以深度研究驱动,发现诸多具备长期价值的优秀创新企业。

逐步展开了“互联网+”、“智能+”、“全球+”三大力量主线驱动下的近150家企业投资,涵盖了媒体内容、消费服务、产业企业、金融、零售、车与房、教育医疗等大类行业。成员企业(部分)包括:字节跳动、美团点评(3690.HK)、链家集团;趣店(NYSE:QD)、资产360、智融集团、蜗牛保险、磁金融、阿博茨;易久批、壹米滴答、小药药、易点租、百布、众能联合、运去哪、锐锢;百果园、RELX、蘑菇街(NASDAQ:MOGU)、新潮传媒、自如、居理新房、会找房、车和家、车300、牛电科技(NASDAQ:NIU)、海风教育、作业盒子、核桃编程、微脉、回收宝、邻邻壹、邻几;Krazybee、Zenjoy、Bluepay等。

源码的投资策略和结果也获得国内外诸多媒体机构的认可。在过去一年,源码获得清科集团 2018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TOP20),36氪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创业投资机构TOP10等诸多荣誉;创始合伙人曹毅在2018、2019年连续两年上榜福布斯全球最佳投资人榜单“Midas List”;合伙人黄云刚被知名创投媒体36氪评为2018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的投资人TOP100、中国教育领域投资人TOP10。

增强组织能力,尤其在体系化投后服务

经过五年发展,源码在投资、投后、平台三个模块已组建近60人团队。过去两年尤其重视在投后能力的建设,我们建立了一支充满热情且专业的投后服务团队,包含了人力资本、政策研究、品牌公关、资本对接、码脑等功能,全方位覆盖到我们的企业各个方面的诉求。仅在2018年全年就完成了426个投后动作:如人力资本部门推荐了近千位高级候选人全力帮助成员企业招聘核心岗位;政策研究部门紧跟政策出台节奏,提供政策速递报告,帮助码荟创业者解读政策、调适方向;内部融资顾问对接码荟体系内资本,帮助成员企业完成后续轮融资;品牌公关团队为成员企业提供相应咨询,帮助成员企业梳理品牌公关策略。此外,源码还组织了多场服务CEO认知升级的特色「码脑」活动,助力大家实现认知扩列、思维演进和能量跃迁。

曹毅表示,“源码团队每天的不懈努力就是寻找、投资并助力服务最优秀的新经济企业。这些企业和创业者们每天孜孜不倦地探索实践如何让广大消费者实现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玩得更好、更普惠金融、更便捷出行、更大视野、更博学、更安全、更健康……等等的美好生活向往;帮助各行各业的企业能实现更有效扩大销售、更低的采购物流成本、更快的资金库存周转、更高效科学管理、更多激发人才价值、更强的全球竞争力……等等的智慧可持续经营梦想。我们希望在背后默默支持每一位坚韧敢为的创业者,共同推动商业变革,让这些发生,为社会创造持久真实宏大价值。”

 

源码资本曹毅上榜2019福布斯全球最佳投资人榜

全球投资领域“奥斯卡”——2019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2019 Midas List)于美国时间4月2日揭晓,继2018年首次上榜Midas List,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再度获评这一全球创投界奥斯卡奖项。

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迈达斯”榜单(The Midas List)的名字来源于古希腊迈达斯王能够点石成金的神话,又被称为“金手指”榜单,是“最具慧眼、能够赚取超额回报”的风险投资人的代名词。

2018年共有包括曹毅在内,17位中国背景投资人上榜;2019 Midas List中国背景投资人达到21位,体现了中国的投资人在全球创投领域认可度提升,进一步表明中国新经济创业公司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

除了连续两年上榜《福布斯》The Midas List,曹毅还被评为2019 CB Insights“全球风险投资家TOP 100”、2018《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投资人”、新浪“2017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TOP25”、《财富》(中文版)2016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创业邦》“2016中国年度天使投资人”等。

2C与2B并重的投资组合

曹毅拥有15年丰富的投资管理及产业创新经验,他带领源码团队基于“三横九纵”的投资地图,发现并持续助力信息革命各领域的坚韧敢为创业者推动商业变革。

在过去五年源码资本投资了在“互联网+”、“智能+”、“全球+”三大力量主线驱动下的近150家企业,涵盖了媒体内容、消费服务、产业企业、金融、零售、车与房、教育医疗等大类行业。

除了字节跳动、美团点评、贝壳(链家)、自如、趣店、Relx、车和家、百果园等众多熟知消费互联网(2C)投资案例,自2014年源码资本先后投资了如百布、运去哪、易久批、壹米滴答、小药药、易点租、众能联合等优秀的产业互联网(2B)企业,从早期开始一路多轮投资支持他们发展。

耐心做投后价值创造

经过五年发展,源码在投资、投后、平台三个模块已组建近60人团队。过去两年尤其重视在投后能力的建设,仅在2018年全年就完成了426个投后动作,形成了人力资本、政策研究、“码脑”、品牌公关、融资顾问等不同细分领域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及时为创业者提供帮忙。

例如在2018年源码孵化了专注在创业者认知升级的产品“码脑”,每月一期的“码脑”将几十位CEO聚集在一起共同提升数据、算法、算力,曹毅把这叫做“联机学习”。

关于源码资本

源码资本创立于2014年春,致力于发现并助力信息革命浪潮中领袖企业。目前管理资金9亿美金、30亿人民币。受托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全球顶尖的主权财富基金、慈善基金、养老基金、母基金、家族基金,以及国家级引导基金、大型央企等。

我们坚持底层思考和深度研究驱动投资行为。在“三横九纵”的投资地图中,逐步展开了“互联网+”、“智能+”、“全球+”三大力量主线驱动下的近150家企业投资,涵盖了金融、产业企业、媒体内容、消费服务、零售、车与房、教育医疗等大类行业。成员企业包括:字节跳动、美团点评(3690.HK)、链家集团、趣店(NYSE:QD)、资产360、智融集团、蜗牛保险、磁金融、阿博茨、易久批、壹米滴答、小药药、易点租、百布、运去哪、锐锢、新潮传媒、百果园、蘑菇街(NASDAQ:MOGU)、自如、会找房、居理新房、车和家、车300、牛电科技(NASDAQ:NIU)、海风教育、作业盒子、微脉、回收宝、RELX、Krazybee、Zenjoy、Bluepay等。

我们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行业超级连接器“码荟”,由30多家新经济领袖企业(家)出资人和近150家源码成员企业组成的互助联盟。为创业者提供高效精准的连接、实效深度的资源合作、有效多维的经验分享。

商业火箭发射,一场兼顾技术、市场和情怀的持久战 | 源码内参

作者:刘洋

编者按

2018年的创投圈刮起了一股“上天”热潮,当然这次不是起风将猪吹上天,而是指造能上天的火箭,我们试图拨开行业热闹新闻,来梳理下行业的门道。源码资本经过分析研判独家呈现第「16」期源码内参。

观点

  • 火箭是通往太空的唯一基础交通工具,不仅能享受到航天应用爆发的红利,同时通过技术进步也能进一步激发应用范围和潜在市场。
  • 不同型号和技术路线适用于不同细分市场,初创公司应结合现阶段技术积累和目标客户需求来规划产品迭代路线。盲目扎堆单一路线的运动式研发,不利于公司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 火箭发射是个长跑赛道,需要企业具备长跑耐力。核心创始团队必须专注、稳定、能力强,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并推出高可靠、低成本的产品。
  • 距行业各家公司主力型号正式试飞还有1-2年窗口期,有独特能力+新打法的公司仍然有机会跑出来。

一、行业市场观察

1、市场规模有多大?

首先看下近几年的火箭发射市场规模:从2012年-2018年期间,每年全球火箭入轨运载发射次数在70-114枚左右,18年单年共搭载476颗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年均产值在50-60亿美元左右。中国在这期间每年发射15-22枚左右,2018年爆发突增到40次左右。

仅看这组历史数据,火箭市场并不十分可观;但火箭作为通往太空的唯一基础交通工具,不仅能享受到航天应用爆发的红利,通过技术进步也能进一步激发应用范围和潜在市场。带着想象力,我们再来看下火箭未来可能的市场潜力:

1)入轨运载服务:据不完整统计,2018-2025年全球预计约有两万颗卫星计划发射升空,中国地区Top10的星座计划加起来也有2000颗卫星以上,而现有的火箭发射运力供给却远无法满足。这也是目前国内商业火箭公司的主力战场。

2)高速飞行平台:一个较新应用场景,重点服务国内航空航天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国外美国早在1959-1968年就用X15空中飞行试验平台做过199次飞行试验,重点研究5马赫以上的高超声速领域;2016年又发布HyRAX项目,研制可重复使用的高超声速试飞平台。

之前国内类似试验只能通过地面风洞获取部分数据,价格昂贵且只有短时间数据。预计每年国内市场规模至少有5亿-10亿人民币,但能提供服务的火箭企业非常稀少,需要做到临近空间的高超声速飞行和火箭回收。

3)载人旅游:即载人到亚轨道或者环月的短途/长途旅游。这块市场较难预测,以南极旅游为例管中窥豹,每年约有3-4万人去旅游,平均旅费在5-10万人民币左右。

  • 维珍航空尝试亚轨道太空旅行,2018年底太空飞船二号飞行器两次飞到太空边缘并顺利返回,最快2020年开始对外服务。每张票要价25万美金,据说已卖出超过600张票,很受欢迎。
  • 蓝色起源的New Shepard飞船也要尝试亚轨道旅行。
  • SpaceX的大猎鹰火箭,未来将提供环月旅行,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将成为第一个私人绕月旅行乘客。

4)点对点载物/载人:随着火箭可回收技术的成熟,Musk提出未来用新研制的BFR进行不入轨弹道飞行,从大城市外海的发射台在一小时内前往其他地球上任一发射台, Musk推估座位单价与同距离的经济舱飞机应该不会差多少。

5)探空火箭:近地空间进行大气探测和科学试验,探测大气各层结构成分和主要参数,研究电离层、地磁场宇宙线、太阳紫外线等多种日-地物理现象,比探空气球飞得高、比低轨道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飞得低,是30公里~200公里高空的有效探测工具。航天四院中天火箭探空火箭一年产值大概在5000万到1亿人民币左右。

2、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否有新公司的机会?

1)政策引导: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背景,为中国商业航天公司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包括零部件供应链、试验场地、发射场地、审批流程,甚至体制内订单等均有较大力度的支持。有点类似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大力资助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民营公司,而后又引入竞争扶持SpaceX、蓝色起源、内华达山脉、轨道科学等几家初创火箭公司。

2)技术方向:客户需求从动辄几吨重的大卫星变为几十公斤至百公斤的小卫星,催生了小火箭市场;可回收重复使用技术被验证,低成本的重要性和竞争愈演愈烈。

3)人才流动:我国航天60年发展积累大量技术人才,2015年至今商业航天公司的野蛮生长吸引了一大波有魄力和创造力的体制内骨干,这个趋势还在逐渐升温;随着航天从业人员的收入增加,未来会有更多学生精英选择加入此行业。

4)国外对标:美国明星公司如SpaceX等验证了初创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如何通过新技术创新和政府合作来逐渐做大做强,公司估值超过200亿美金。

二、行业中观点交锋

国内的商业航天市场刚起步,行业中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交锋,这在行业发展初期是必然也是推动助力,这里我们简单梳理下几个有意思的核心观点。

1、固体火箭 vs 液体火箭

液体火箭是当今全球航天运载火箭中的主流型号,但固体火箭因其自身特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者大家已经很熟悉不再赘述,这里着重说下固体火箭的优势特性:

  • 发射准备周期短,如长十一可以做到24小时以内。对比液体火箭通常需要7-20天左右来完成包括转场、多轮测试、总检查、加注推进剂等多个环节。
  • 存储周期可长达数年,无挥发也无腐蚀性,适合用于准常态化发射。液体火箭推进剂需要在发射场加注,常温推进剂(如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加注后存储周期大概7天左右;低温推进剂(如液氢/液氧等)加注后存储周期只有1天左右。
  • 运载能力其实固体发动机也非常强大,且价格相对低廉,因此航天飞机、几个重型运载火箭上都采用固体发动机作为助推器。如欧空局P120C的最大推力460吨,我国200吨大推力固体发动机也已试车成功,未来装配长征十一号将提升SSO运载不低于1.5吨。
  • 固体发动机的研制难度相对液体发动机更低,适合航天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初创公司做起点。

上述一些特点可以看出固体火箭很适合做机动灵活的准常态发射。

2、大火箭(中型/重型火箭) vs 小火箭

大火箭的载重能力强,适合一次性批量发星,以及运载大卫星、载人飞船等任务;而小火箭则非常适合灵活机动的组网前期试验星和后期补网发射需求。

成本计算上,大火箭一次性批量发星,折算下来单颗卫星或每公斤费用相对低一些;但不能简单用发射费用除以总运载重量来计算,还要看火箭装载卫星数量的能力,和火箭直径、整流罩空间、卫星空间排布等因素都有关。

小卫星组网市场中,大火箭真正最大的优势是一箭多星带来的快速组网能力,即短时间内打上去更多组网卫星。

卫星组网后的补网发射需求其实也很大,试想下几千颗小卫星平均设计寿命在5-7年左右,算下来平均每年也会有上百颗的补网需求。

3、垂直回收 vs 水平回收

明星公司SpaceX和蓝色起源带火了可重复回收使用的概念,通过回收第一级火箭并重复使用来大幅降低火箭发射费用。全球典型的火箭回收方式有两种:

从技术角度看两种方式并无太大优劣之分,核心目标都是回收复用降成本;但对关键技术的能力要求却有天壤之别,目前国内对这两条回收方式均有公司在探索:

1)垂直回收技术中,发动机技术是基础,同时也需要配合良好的火箭总体设计,如火箭第一级在下降时大量燃料已消耗完会非常轻,需要很轻的推力支撑缓慢降落,这样在火箭一级发动机的排布上就好做好设计。相对而言,采用五个、七个、九个发动机捆绑会更容易实现,下降时只开启中间发动机,对推力调节的要求也会小;

2)水平回收难定位的问题,这在纯伞降方案中确有存在,开伞到地面距离长,不可控因素高。而若能做到带翼滑翔至相对准确的区域地点后再采用伞降或者直接像飞机一样滑翔落地,则基本不存在难定位不好找的问题。

图1:SpaceX猎鹰9号垂直回收路线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图2:水平回收路线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4、液发推进剂选择 : 液氧甲烷 vs 液氧煤油

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统称为液氧烃类推进剂。煤油已在俄罗斯、中国等主流运载火箭中成熟使用多年,甲烷是近些年推进剂研究热点。从应用效果角度看不能简单的武断哪个更好,而是要看火箭公司的技术能力积累和应用场景:

从物理特性看,甲烷的真空比冲比煤油略高十几秒;但甲烷密度更低,同等体积质量更小,算下来密度比冲要低于煤油。在火箭既定燃料装载能力的情况下,液氧甲烷的燃烧效率其实并不会比液氧煤油更好。

甲烷的真正好处是结焦温度高、积碳问题相对不严重,更适合来做分级燃烧循环的发动机,可以采用富燃配比、而非富氧,获得较高比冲的同时设计难度相对更小,发动机寿命也更长久。但目前国内商业火箭公司均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短期内尚无研发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的能力。

可回收技术,两种推进剂都是可以支持的;SpaceX猎鹰火箭的梅林发动机已经证明液氧煤油可采用富氧环境来抑制结焦问题并用于可回收火箭。回收后修复费用上有可能会略高一些,但可能也不会有量级上的差别。

同等级的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难度相对更高,全球目前尚未有一款真正配套升空的液氧甲烷发动机,难免在各种测试和验证环节需要更长时间。

5、自研发动机 vs 采购发动机

发动机是火箭最核心的零部件之一,长期看是火箭公司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和壁垒,但并不意味着火箭公司第一天就只能投入到发动机的研发中。在火箭整体发射服务中,最核心的指标仍然是火箭的可靠性、发射成本以及发射准备周期。

从全球商业航天领域来看,采购发动机是很普遍的。如果能从供应链拿到经过市场多次发射检验的成熟发动机,比完全自己打造一个全新发动机,可能要更适合初创火箭公司。

国内火箭发动机的市场采购环境也在逐渐改善,小型固体发动机已经过禁卖到逐步开放的过程,未来液体发动机也并非毫无可能。同时也有不少发动机公司在做研发并将出售产品,未来也是发动机市场的供给方之一。

开个脑洞:未来随火箭发射次数的大幅提升,火箭产业链是否也会出现分工,发展出类似飞机公司(波音/空客)和航空发动机公司(通用电气/罗尔斯罗伊斯/普惠)的稳定关系?

6、融资阶段/创建时间:一梯队公司 vs 二梯队公司

火箭发射是长跑赛道,前期技术积累和试错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创建较早的几家公司虽然在融资阶段和公司体量上有明显领先,但却很难说战局已定,毕竟距离几家公司的主力型号正式试飞还要有1-2年的窗口期时间,而上面提到的各种不同技术方向和战略选择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研发周期,因此二梯队公司仍然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

三、可能跑出的公司画像

拥有哪些特质,更有可能在火箭发射这条赛道中笑到最后?

1、团队核心能力强且稳定

既然是长跑赛道,前期技术研发、测试、产品验证等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更需要核心团队的稳定和持续付出,而这往往一方面需要创始合伙人有足够强实力和资历来团结队伍,另一方面需要公司稳定持续的有业务进展。

火箭公司的四大能力:总体设计、控制、动力和发射。总体设计和控制必须有足够强的技术领头人,才能从研发初期定义好一款合适可靠的火箭产品;动力和发射也非常重要,中长期需要根据公司产品路线来及时覆盖。

2、 能推出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火箭产品

高可靠性是火箭发射的最重要指标(可能没有之一),一方面来自成熟型号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反复打磨,另一方面需要长期多次发射来锻炼技术和工程团队。对于新兴的商业火箭公司,需要依靠各种机会来塑造公司可靠性品牌,以及明星型号的良好口碑。

低成本是未来商业火箭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有四个努力方向:

A)降低供应链成本:用更多民营工业体系替代体制内/国有供应链;

B)降低生产成本:批量化工业生产;

C)增加使用次数和寿命:可回收重复使用技术;

D)降低发射成本:大液发一箭多星技术和小固发常态化发射。

其中A和B所有民营火箭公司都会努力做;C和D是关键竞争能力,能拥有其中之一就有可能具有低成本优势。

我国航天体系中D大液发的能力偏弱,可能需要投入较长时间来研发掌握;C中垂直回收要基于液发,技术成熟时间点会更靠后,水平回收目前看是可最快落地的技术之一,但对团队要求非常高,只有少数团队有能力掌握。

3、对市场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以小卫星组网客户为例:

2018-2020年主要以发首颗技术验证星为主,需求是发射周期快、单颗或少量卫星,以小火箭单独发射或者大火箭搭载发射为主。

2020-2023年以快速组网为主,需求是速度快,成本低,会以大火箭一箭多星为主,供给上也包括体制内和SpaceX等海外公司。

2023年以后是已有网络补网发射为主,需求是发射周期快、精准定点投放,小火箭单独发射或者大火箭一箭多星均有不同应用场景。

4、长跑能力

公司的主力型号 (尤其是大火箭) 研发周期较长,产品成熟之前需要有稳定持续的自我造血能力,如推出亚轨道火箭、小型运载火箭、姿轨控发动机等。既能帮公司打磨技术,也能在关键时刻帮公司造血。同时公司创始人需要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和资源聚集能力,大力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