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公司的CEO们聚在一起,都聊了什么?

在过去的2020年,机器人赛道吸引了整个创投圈的绝对关注。

随着人口红利的日益消失,中国制造正在向智能制造加速转型。加之新冠疫情的催化,让更多机器人上岗成为必然的选择。而中国复杂多样的制造业场景已经让国内企业厉兵秣马多年,在关键的上游零部件供应上也实现了系统性突破。充分利用3D视觉、SLAM导航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优势,从而寻求更加协调的“眼、手、脑、脚”的配合,将是新一轮机器人智能化升级的“中国路径”。

循着“三横九纵”中“智能+”方向提早布局,源码资本早在2016年便同厨芯一起前行。而在过去一年中,又有擎朗智能、云鲸智能、斯坦德机器人、星猿哲(XYZ Robotics)、海柔创新、梅卡曼德机器人、鼎纳自动化等伙伴加入源码成员企业大家庭。

2020年码荟投资人大会暨智能制造峰会的圆桌论坛上,斯坦德机器人CEO王永锟,星猿哲科技CEO周佳骥,擎朗智能CEO李通,厨芯CEO刘昌毅同源码资本郝毅文一起,就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分享了各自的踩坑经验,阐释了各自对行业前景的深度思考。

一、踩坑经验

源码资本郝毅文:首先请介绍一下各自的业务以及之前的创业历程。

刘昌毅:大家好,我是厨芯的CEO刘昌毅,我们公司的使命是驱动餐饮行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希望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餐饮设备和服务提供商。

李通:大家好,我是来自于上海擎朗智能的李通,擎朗是做本地生活领域无人配送机器人,既是一个研发生产制造商,同时也是运营商。

周佳骥:大家好!我是XYZ星猿哲的周佳骥。我们公司目标是实现柔性生产,赋予机械臂灵巧操作的能力,让机械臂通过3D视觉、运动阶段和末端设计来实现手眼协调,把各种各样的东西抓起来放好,帮助解决仓储物流问题。

王永锟:大家好,我叫王永锟,来自斯坦德机器人。我们公司是做工业物流的机器人公司,切入的是工业里面的3C产品、电子制造、半导体、面板、传感器生产制造的物流环节。

源码资本郝毅文:在制造和项目实施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刘昌毅:我2006年加入腾讯,一直做纯互联网行业。现在对我来讲,做硬件和做互联网产品完全是两件事情,硬件行业的一旦真的有问题,召回成本太高,必须把前期的工作做的更扎实、更好一些。第二点,硬件这个行业真的做到质量好成本低是非常不容易的。

李通:很多行业会有很完整的配套供应链,但我们这个行业是没有的,所以导致擎朗不光是机器人的制造商,还要延伸到上游,成为一个供应链公司: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机电系统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研发制造的。

周佳骥:我们公司做软件为主,硬件可以降低软件复杂度,但是怎么平衡是一个艺术。比如我们可以把末端设计的很复杂,一旦复杂了以后,对软件的控制以及边界的要求都提上去。我们希望是通过不断把软件做的越来越复杂,从而降低对硬件的要求,并且让软件可以利用现有的标品来承载。

王永锟:我认为机器人公司的核心技术并不是硬件,应该是软件和你对行业的理解。所以有些东西是不是该自己做需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以及这个东西是否是核心能力。如果是核心壁垒,必须要自己做,如果不是核心壁垒,不用自己做,这是硬件制造中比较大的坑。

第二个生产制造中的“坑”就是成本和质量。在我们这个行业没有标准,所以在标准非标之间需要寻求一个平衡。其中70%的标准化产品,你的生产制造是有竞争力的,这一块可以自己做,另外30%非标的就不需要你自己做了。

二、核心壁垒

源码资本郝毅文:现在对于整个公司来讲,您觉得最核心的壁垒会是什么?

王永锟:真正壁垒是你对产品标准的定义能力,你对客户需求的理解程度。定义标准能力是一个核心能力,当别人发现这个行业有赚头,很多制造能力强的公司拷贝、模仿你的产品,这才是真正竞争的时候,PK的就是核心能力。

周佳骥:首先,创业需要选择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的领域。选定了一定壁垒之后,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出错的,当你的技术不断演进,且能制造出壁垒,场景够大,发展就有戏。

李通:针对不同的行业,壁垒是可以不一样的,比如相对成熟行业,成本是一个壁垒,但针对像擎朗所在的创业行业,我觉得最大的壁垒是持续的创新能力。怎么样才能满足客户真实的需求,需要经历不断设想,不断创新,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

刘昌毅:什么是壁垒?如果有一个人各方面都比你优秀,他进来做这件事,需要多长时间,那么这个时间叫做壁垒。我认为壁垒本质上是时间的概念。

壁垒分很多层,我们公司内部定义的终极壁垒是企业文化。因为任何一个人改变理念和文化都是最难的,最终要把这个团队磨合成一个发自内心,相信价值观和相信文化的团队,这个需要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三、组织升级

源码资本郝毅文:第一,各位有没有一些第二增长曲线的规划?第二,怎么让组织架构、组织能力能够匹配上公司的产品线和人员的扩张?

刘昌毅:以前公司就一个业务,我就是业务负责人直接做决策,各方面效率比较高。但现在公司正在积极的开拓第二、甚至第三产品线,这时候企业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有更多的业务负责人。怎么样从一个单一业务公司变成多业务的公司。

2020年我们进行了一轮比较大的组织变革,从内部提拔了管理人员,希望他们从地区角度和产品角度把各项指标管起来。这个过程很痛苦,所有人都需要面临变化:下面的人需要成长,需要学会怎么授权,既要保证授权,又要保证不乱。

李通:这块我们的解决方法叫做“数字化驱动”,把所有组织行为线上化数字化,比如销售每一次拜访、转化,发货、物流等整个售后服务、运营管理等,所有一切全部线上化。可以理解为把线下看不清楚的东西线上化,了解组织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同的团队间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通过数字可以很容易看清楚。这样将管理组织变成管理一个数学公式,直接调参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获客太少,可能是拜访做的不够到位;如果转化率有问题,那增加培训。我们经验就是用数字化方法提升组织整个运营和管理的能力。

王永锟:我们公司从80人到200人很快,六个月的时间有很多人加入团队,内部比较互联网化、扁平化,所以大家相互之间不太熟悉,也不知道该怎么配合。正好在这个月,我们在进行整个组织变革,参考的公司是华为和字节跳动。明年我们将推行OKR管理,让全公司尽可能透明化,对齐目标。我每周要向全公司汇报我的行程,公司尽可能透明地明确目标,让大家的目标是统一的。

周佳骥:现阶段就是要设计让机器人灵巧操作的各种软件,中间涉及到一些没有供应商或者性价比不高的硬件,我们也会动手去做。

四、商业模式

源码资本郝毅文:怎么样选择何种商业模式来变现,到底是通过售卖还是通过租的方式,也想听听各位的思考。

周佳骥:我们现在也提供租赁服务,客户觉得一次投入比较大,但整体看并不是主流,我们主要还是售卖产品。

刘昌毅:目前我们是只租不卖的模式,但本质上不是我们决定商业模式,是客户决定商业模式。以前客户买了一个商用洗碗机,但没有配套的培训,没有配套的化学品,没有配套的售后维修,很容易被废弃放进库房。而当厨芯进入市场时,客户需求非常明确,就是需要把碗洗干净这项服务。

李通:传统机器人行业都是出售的,而擎朗是又租又卖的。擎朗希望同客户的利益是一致的,在餐饮、酒店行业希望机器人能被用起来。

我们的场景客户对技术不太了解,比如一个餐厅,不可能说为了用一个机器人再招一个维修机器人的员工。所以在生活服务性行业里,租赁是一个越来越普及和主流的方向,所以擎朗是一家研发制造商,更是一家运营商。

周佳骥:我的感觉这个产品如果很好租,应该也会很好卖,这取决于供应商的产品力和自身的能力,按照这个逻辑,我们现阶段提供租赁还不太可能,大部分客户有采购量也会直接购买,因为价格会更加便宜。

王永锟:我们目前是只卖不租的方式。在客户公司里,我们被定义为设备厂商,服务的对象是设备。租赁的话,就需要公司重资产投入,我们依然希望保持轻资产的状态,就没有进入租赁的模式。

其实也是客户决定的,首先我们提供不了租赁服务,第二是客户也没有提出租用的需求,对我们的报价,他们还能接受。

五、十年以后

源码资本郝毅文:最后请各位畅想一下十年以后,你们的公司会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做出怎样的改变?

刘昌毅:我希望未来所有的餐饮品牌开业的时候,我们能提供一套完整的后厨无人解决方案。

李通:我觉得最近机器人慢慢走进人类生活,是历史上第一次。我想说,再过三年五年十年,这样的场景会在生活中到处都是。

周佳骥:机械臂现阶段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是因为软件能力不够优秀。我们希望在三五年之后的未来,机器能大幅度的取代人工。

王永锟:斯坦德希望机器人能够在工厂里面自动搬砖。

2021,初心即未来

近日,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在2020码荟投资人大会暨智能制造峰会上,与在座嘉宾分享了他《源码六年创业路及股权投资的几点思考》,总结了在做一家最具创业者精神的投资机构道路上,他的心得与感悟,并以此致敬坚韧敢为、一路同行的创业者们。

峰会现场

回顾源码资本创业的六年,曹毅认为这“既是做投资的六年,也是在新经济股权投资领域创业探索的六年。”这期间,自身也经历了成长蜕变:“从狙击手到连队长,从一个纯粹投资人变为一个在资产管理行业的创业者”。

同时,源码资本也从诞生之初的小团队,逐步发展成为团队接近80人,办公室分布北上深三地的跨区域机构。在内部组织建设与革新上,源码资本坚持走机构化道路,目前早期投资与成长期投资组成的前端“特种部队”,同包括投后和平台专业人士组成的“武器库”之间,形成了实时多维的高效协作与专业分工,组织力得到极大提升。在国内外各类创投机构的奖项荣誉榜单上,源码资本也有幸多次上榜,这些都是得益于创业者的坚定选择和投资人们的大力支持。

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 曹毅

投资机构的金字塔模型

2014年成立至今,源码资本资金管理规模已经达到15亿美金、88亿人民币,成员企业中字节跳动、美团、贝壳、理想汽车等一大批新生力量开始引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浪潮。在曹毅看来,对过去的六年进行总结,要从这一个一个投资案例背后入手,首先应该要回答“为什么做”,“去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这三个问题,也就是“如何是看待我们自己的why、what、how”

图片来自 源码资本

从投资的角度去定义一家机构的why、what、how,答案会呈现出一个有序的金字塔模型。最底层是投资的初心,这既是在回答“why”这个发端起始的问题,也为后续的上层建筑打下基础。曹毅认为“如果一个投资机构的初心不是那么纯粹坚定,那么在中国这种竞争浪潮下,实现持续优秀的回报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也会患得患失做得体乏心累”。

“投资初心”与发乎其上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投资逻辑、投资判断”几者之间是衍生递进的关系,其中“投资策略、投资逻辑、投资判断”回答了一家机构“how”的问题。例如,源码资本自成立初期就确认了“三横九纵”的投资地图,以“互联网+”、“智能+”、“全球+”为投资主线,不断前行,这也是最为容易被外界所感知的。

而想要去了解一家机构深层次的“what”,需要去到这个金字塔的中间层,也就是投资理念中寻找答案。投资理念可以理解为价值主张,也类比于一个人的价值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投资机构需要面临取舍。对比具体的投资策略、投资逻辑、投资判断,一家机构的价值主张更加泛化、更加抽象,也更加底层。

在曹毅看来,“这个世界机会太多了,你必须得有一个相对底层的理念:我相信的是什么,相信什么是有价值的”。

源码的投资理念和价值主张

图片来自 源码资本、

1. 关注大变化

在2014年创立源码资本之前,曹毅已经在国内一线创投机构浸润多年,期间多次到国外尤其是硅谷学习交流,关注大变化的投资哲学逐渐深植于心,这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源码资本的价值主张之一。

源码自创立伊始便将信息科技视作最核心的大变化,技术的创新是推动商业变革,推动社会变革的恒久力量。这其中又会有许多的演变,如“互联网+”、“智能+”等等各个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投资于大变化可以让有限的时间聚焦在最大的事物之上,从中型、小型的变化中解脱出来。在这一点上,源码希望把有限的时间,最美好的时光“浪费”在最大的公司成长和技术最大的变革之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握住了信息科技革命的浪潮,在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演进的机遇期,一大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之相伴的本土创投机构也正是关注到了“这些基础设施变化带来的中间层以及应用层的变化”,才能有近年来的高速发展。

“投资于大变化是很有挑战的”,曹毅阐述道,“因为你也可以选择投资于小变化,或者投资于微变化,这也是一个投资逻辑,投资小变化相对来讲确定性会比较高,且回报周期可能会更短一些,判断起来也可能不是那么难”。投资于大变化,时间周期会拉长,不确定性会增多,而每一个变化后续的方向和速度也充满未知。所以大变化的捕捉是需要投资机构具备更多能力的,其中很重要就是坚定的理念:相信大变化,也要接受大变化所伴生的挑战和压力

2. 重视创新

在曹毅的阐释中,能看到源码资本对创新的理解是多个侧面的。

首先是选择科技创新。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市场上存在将欧美成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利用中国的成本优势、人口红利获取性价比上的优势,这样的产品往往不需要太多技术创新。以芯片领域投资为例,目前热门的投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国产替代,一个是新增场景的芯片研发。源码荟坚定的选择后者,即便是芯片巨头的新产品也能覆盖新增的使用场景,但至少这个区域会存在交集,既有创新突破也有国产替代,这是源码想要坚持的技术创新。

除了科技创新之外,源码也强调科技创新需要跟模式创新的融合,“创新公司必须也得有好的模式创新才可以把技术创新的威力发挥出来,且通过好的商业模式积累资源、获取利润,进而更好的投入到技术创新,做更深更长期的底层技术投入”。当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实现正向循环,企业发展的增长飞轮也将随之开启。

另外一个是管理创新,或者组织创新,这一点在人口增量红利消失、国内外市场竞争都日趋激烈的当下就显得格外关键。在曹毅看来,今天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引领一些组织管理创新,比如字节跳动。字节跳动目前管理着全球约十万人的团队,组织发展的问题尤其复杂,同时还有全球化背景的挑战,“怎样做好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内部创新,怎样做到又要有战略指引、又要有灵活空间等等,这些问题对字节跳动组织层面的考验都是非常大的”。为了应对组织变革带来的挑战,字节跳动设立了管理研究院,而飞书不仅是提升效率的沟通工具,也在层级组织向网状组织转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面对这三类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创业公司,都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做到愿意去尝试,甚至去主动拥抱不确定性。在曹毅的眼中,“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岁月静好的一块领域。如果有的话,也是短期的局部的,更大范畴更长时间维度里肯定是一浪接着一浪的创新,没有人可以躺在那靠品牌效应、靠网络效应去坐享其成。” 正如今天所有大公司都怀揣着的巨大焦虑感,这也注定了创新迭代将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投资机构能做的,就是要投资于创新企业,从而在变局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 选择质变

在投资世界里,投资于量变、甚至投资于不变可能是挺主流的一派。不变的是相对确定的庞大需求,相对确定的供给方式;而量变存在于某些线性变化,比如领先公司通过比较更好的商业模式实现市场份额利润率的双重提高等等。从根源上来讲,这种投资理念是相信世界的某个局部是连续的。

曹毅表示,“源码投资于质变,是相信这个世界某些区域或某个阶段是不连续的、非线性的,是需要有一些质变才能够转型或者进化的”。源码资本希望更早看到一些相对长期确定性的大趋势,这种大趋势中往往蕴藏质变型的投资机会,而这类机会潜在回报和空间也是非常可观的。

在投资量变还是投资质变这个路口上,源码资本会趋向于选择投资于质变,投资于0到1、1到10这个阶段。即便是源码目前的成长期投资,也是认为这些公司在业务量变过程中,依旧还有某个新业务可能存在质变的可能性,比如从链家到贝壳,从头条到抖音,这期间都是既有量变又有质变交叉的状态。

4. 现在的边缘,未来的主航道

目前在市场上,很多行业容易形成“显学”,进而行业内迅速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吸引行业内绝大部分的资金、目光和时间。源码资本内部极力强调拒绝滑入“短、平、快”的惯性通道。“短”,是指总倾向于短期就能见效;“平”,是指平庸,别人这么做我这么做,导致投资行业的平庸化;而“快”,是指总是在寻找快进快出的机会。曹毅阐述道,“人性是会受到向下重力影响的,如果没有一些理念、哲学、原则层面上的坚持,容易陷入行业的惯性洪流中,难以自拔”。

源码自身的做法是更早的去投入时间,哪怕这个行业现在没有共识,哪怕短期可能没有投资机会,哪怕只有很少的人在关注这个事物。源码资本要做的是,在一个看似边缘的行业,十有七八都不看好的时刻,去做那十之一二,当边缘变为主航道时,成为行业内准备最好的人。

在强调相信边缘时,曹毅认为这是需要一些浪漫主义,一些理想主义,尝试以未来科幻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而现实中的自动驾驶,AR、VR,脑机连接,以及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回头看来也的确是之前科幻电影里所设想描述的。“记得《钢铁侠》里面,某个时间最大的公司是机器人公司。当下最大的公司是手机公司,但未来某一天最大公司可能就是机器人公司。对于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事物,是需要一些浪漫主义的。”

在边缘领域去寻找创新,会带来一个明显的优势:快人一步。在这个时间窗内,聚焦所有的投资资源、研究资源、投后资源、网络资源,很容易取得先进优势,这将很大程度上避免现在创投机构之间出现的遭遇战。遭遇战可能无法完全避免,但在更大领域上,源码资本是希望打阵地战或者打伏击战,提前在一些领域布局。当这个伏击战场最后切换成主战场的时候,能有一个很好的位置来应对。

5. 与伟大愿景的创业者为伍

古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投资行业应该是既怕入错行,又怕嫁错郎的一个领域。与当下时代最优秀的创业者在一起,每一位投资人都可能面临跟不上其步伐的压力,但正是这样的压力才会带来更多的成长。

经过多年的梳理,曹毅和源码认为最优秀的创业者通常是具备多个矛盾的集合体,他们能够让多个矛盾融合并且得到极致的发挥,比如既务实又浪漫。在源码的眼中:

优秀的创业者既能攻于九天之上,又能守于九地之下。既能够攻于九天,需要竞争的时候可以非常激烈的去竞争;又能守于九地,像一棵大树一样,向内自驱生长,成为苍天大树。

优秀的创业者既无限向外又无限向内。无限向外是指没有边界,在更大范围去涉猎,形成肉眼可见的业务、规模、数字、市值;同时又是无限向内,以飞快的速度提升内在。在曹毅看来,“优秀的创业者创业做一家公司,更广泛同社会发展连接,并且创造价值,同时也是一条自我修行的路径,二者合一,达到非常高的内在境界,所以他们既是无限向外,又是无限向内”。

优秀的创业者既感性又理性。很多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的创业者们能够非常有逻辑和体系的去梳理事物。但是他们对人性是很敏感的,“对于不太能用逻辑和理性去描述的东西,他们并不认为这个东西就不存在,反而用一些感性的视角,很好的同理心来对待”。

“现在的创业者就像当代的摇滚明星一样,能够看到他们身上有热爱的力量,理想的力量,偏执的力量,独行的力量,纯粹的力量”,曹毅颇有感慨的表述道。

初心即未来

投资策略、投资逻辑、投资判断是基于投资理念,投资理念又是基于投资初心,而回到源码的投资初心。曹毅在演讲最后表示,源码的初心就是去做最具创业者精神的投资机构,创造持久真实价值,助力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帮他们改变行业,进而改变世界。

图片来自 源码资本
目前源码资本资金管理规模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内部组织持续创新迭代,投后服务能力稳步提升,IT数据价值初露锋芒,外部“码荟”生态循环良好,这些不同侧面的优化和成长都源自于源码清晰的自我定义。
六年之后的今天,源码成员企业近200家,覆盖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源码与成员企业一道正在成为推动中国崛起的新兴力量。“To C的企业是在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To B的企业是在让商业更智慧”,源码资本将继续同伟大愿景的创业者一道,不忘初心,携手创造持久真实价值。